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区别
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都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企业景气调查报告,区别在于企业景气指数使对企业经营状况的预判,而企业家信
目前企业景气指数计算方法是加权平均的方式,我国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采用只针对一个综合问题回答的方式来计算。对于企业景气指数调查,是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企业经济指数计算公式:
注:
即期企业景气指数=(企业负责人对本季度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回答良好比重-回答不佳的比重)×100+100
预期企业景气指数=(企业负责人对预计下季度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回答良好比重-回答不佳的比重)×100+100
早在2012年一季度的时候,国家统计局借鉴国际权威机构的制度,对企业景气指数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改。之前的企业景气指数是完全依据企业家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来编制,2012年一季度开始已经修改为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对未来预期的综合,并赋予预期相对更高的权重。
企业景气指数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
1一是针对一组问题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企业景气指数。如通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订货、生产、销售、盈利、用工、投资等指标,计算每一个问题的单项指数,再对每一个问题赋予相应的权重(头脑风暴法、因子分析法或两者的结合来赋权),再加权平均计算综合景气指数。
2二是只针对一个综合问题的回答计算,即根据对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计算企业景气指数(或根据对企业所在行业的形势判断及预期计算企业家信心指数)。
企业景气指数计算沿用特殊扩散指数
1999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开展制度化企业景气调查以来,一直采取的是第二种方法,即针对一个问题即企业家对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判断而计算的指数。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扩散指数。
在宏观经济景气分析中,通过一组可能领先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群来预判经济可能的走向,这一组指标中“上升”的指标占全部指标的比重就是扩散指数。企业景气指数沿用扩散指数的思路,将计算“上升”的指标数变为计算“上升”的企业数。
只不过企业景气指数不单是计算回答“上升”的企业数,还要计算回答“下降”的企业数,再将回答“上升”的企业比重减去回答“下降”的企业比重,所得之差就是“净差额”企业比重,即所谓净差额的计算方法。
企业景气指数计算前的抽样调查方法
企业景气调查采取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大型企业实行全面调查,中型企业实行与单位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PS),小型企业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在计算景气指数过程中,对不同规模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加权方法计算。
1分别计算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占上报企业总数中的比例;
2大型企业依据上年销售收入进行加权,计算出选择上升、持平、下降企业的比例;
3计算中小型企业选择上升、持平、下降企业个数占中小型企业总数中的比例;
4计算出全部样本企业的景气指数。
企业家信心指数的计算方法与企业景气指数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只是依据的问题由对当前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判断和对未来的预期改为对企业所在行业当前形势的判断和对未来的预期。
温馨提示:
本网专注ETF期权研究,助力投资者投资ETF期权。上证50ETF期权开户请扫描或点击下方二维码进行在线快速开户。
更多上证50ETF期权知识与问题,请加客服QQ【2698825623】或者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客服为好友进行咨询,24小时真诚为您服务。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期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