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帐盈余是什么意思
经常帐盈余又称为经常账户盈余,表示本国的净国外财富或净国外投资增加。经常账户的盈余是由于投资过热和潮涌现象形成产能过剩,国内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或逆差的猜测: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是他国操纵汇率的结果,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源自美国国民储蓄太少,其他国家储蓄太多,源自国际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源自美元本位制。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即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经常账户赤字(Rebalancing)的本质是多买少卖或借钱消费和投资,这里也特指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或逆差。如何解释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一直以来不仅是全球经济学家争论的中心课题,更是世界政经决策者关注的焦点。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或逆差的5种猜测
1、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是他国操纵汇率的结果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是他国操纵汇率(蓄意低估汇率)、攫取不公正竞争优势之结果。此学说之理论基础,是所谓的贸易收支弹性分析方法。此学说既不符合基本经济学逻辑,亦不符合基本历史事实,却竟然是美国政府数十年来对外经济政策之主要依据,实乃现代经济史上的一大怪事,有待经济学者和历史学者详尽考察其缘由。
2、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源自美国国民储蓄太少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源自美国国民储蓄太少(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储蓄)或储蓄小于投资。相应的政策简单明了:消除经常账户逆差,必须依靠增加储蓄。此说法是国民收入账户恒等式之简单推论,逻辑上毫无瑕疵,问题是不深入。
我们要问:为什么美国国民储蓄能够持续下降乃至负值?为什么外国人愿意为美国的借钱消费和投资融资或“买单”?美国政府有什么措施可以鼓励国民储蓄?只有深入到美国基本经济制度尤其是金融制度安排,才能很好地解释美国国民的储蓄行为。
3、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源自其他国家储蓄太多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源自其他国家(主要是中国和日本)储蓄太多或储蓄大于投资。相应的政策同样简单明了:消除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要靠中国人和日本人扩大内需、减少储蓄。想不到,当年伯南克高举“全球储蓄过多”之说,以解释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竟然名噪一时。
要中国扩大内需、减少储蓄,没有错,问题是怎么做可以奏效?更重要的问题是:纯粹依靠其他国家扩大内需、减少储蓄,是否真正能消除美国经常账户逆差?
4、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源自国际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美国强大的教育和科研实力,让美国居于世界产业链最高端,多数产品和服务具有垄断性。美国可以生产低端产品却不想生产,其他国家却只能生产低端产品,且不得不向美国出口以便换取美国高技术产品。然而,美国却不愿意或禁止大量出口高科技产品,贸易随之出现逆差。
其他国家之顺差,本来是希望购买美国高科技产品的,现在只好储蓄起来,等待未来购买。此说法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不过,根据基本经济理论,假若没有货币体系,纵然有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以物易物之贸易是不会产生贸易差额的。因此,分析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必须纳入国际货币体系。
5、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或逆差源自美元本位制
美元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美国经常账户赤字逆差,乃是全球储备货币或基础货币创造之基本源泉。金属货币本位时代,全球储备货币之源泉是金矿或银矿;美元本位制时代,全球储备货币之源泉就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逆差或国际收支逆差。当然,美国亦可以出现经常账户顺差,同时成为世界主要债权国,持续地将国际储备也就是美元借给其他国家。
然而,其他国家不可能持久地向美国借债,美国却可以反过来持久地向其他国家欠债,或者说其他国家愿意持久地向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融资。正如主权国家政府可以持久地发行货币,公民却无法持久地向政府借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逆差之本质,正是美元本位制或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或逆差8种推论
从全球货币体系角度解释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或逆差,是最透彻的角度。它有几个极其重要的推论:
1理解全球经济,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之本质特征出发;
2汇率从来不是造成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原因;
3美国指责他国操纵汇率造成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纯属政治外交借口;
4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乃是美国支配国际货币体系之基本结果,是美元强势的自然结果,美国是最大受益者;
5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之限度,亦即美国对全世界欠债的限度,取决于全世界是否继续接受美元为储备货币,正如一国法定货币之发行限度,乃是本国公民是否愿意继续使用该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6可见的将来,全世界依然找不到一种货币,能够替代美元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因此,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将长期存在;
7美国有数之不尽的办法实现经常账户和国际收支顺差,然而,这并不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相反,维持经常账户逆差(至少在一定限度内)则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
8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货币政策,核心是如何处理人民币与全球储备货币(美元)之间的关系,关键则是人民币和美元之汇率。
温馨提示:
本网专注ETF期权研究,助力投资者投资ETF期权。上证50ETF期权开户请扫描或点击下方二维码进行在线快速开户。
更多上证50ETF期权知识与问题,请加客服QQ【2698825623】或者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客服为好友进行咨询,24小时真诚为您服务。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期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