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CPI数据公布环比上涨0.2%
2016年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全国7月CPI指数环比涨幅0.2%,同比涨幅1.8%,今年1-7月份涨幅2.1%
在2016年1月5日举行的“2016年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上,中科院预测中心预测2016年中国CPI全年上涨1.8%;而早在2015年12月16日中国央行发布的《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显示,2016年中国CPI涨幅预测为1.7%。
在2016年1月5日举行的“2016年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上,中科院预测中心预测2016年中国CPI全年上涨1.8%,预测可能的上涨区间为1.5%-2.0%之间,预计2016年上半年三大物价指数继续走低,下半年CPI涨幅上升。
而早在2015年12月16日中国央行发布的《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显示,央行2016年中国CPI涨幅预测为1.7%,比2015年预测值高0.2个百分点,2015年中国CPI预测值为1.5%,而2014年的CPI涨幅为2.0%。
中科院预测显示,2016年,受平稳上涨的消费需求、持续宽松的货币环境、温和上涨的房地产价格等因素影响,物价水平将继续上涨;价格机制改革推进,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回升也将推动物价水平上涨。
但持续过剩产能、较低的生产价格预期和中间交易约束限制等将抑制物价上涨程度。同时,国际多边投资和贸易协定、世界经济走势、国际事务及自然气候条件亦给中国的物价走势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预计2016年CPI涨幅略有回升的主要原因,包括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和今年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为了更好的理解CPI涨幅回升,下面介绍一下影响未来物价走势变化的主要因素。
第一,大宗商品价格止跌趋稳,将推高明年的通胀率。
依据IMF对能源和食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最新预测,2016年能源、食品以及铁矿石价格的涨幅将逐步由负转正,且其平均价格指数将都将高于今年。主要原因有:
1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能源需求将逐步恢复。
2由于过去一年来油价低迷,不少油田已经停产,投资也在下降,供给面因素开始支持油价复苏。
3市场对大宗商品价格未来走势的预期已经趋于稳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复苏将会缓解我国价格的下行压力,尤其将减小PPI 的降幅,并进一步通过价格间的传导效应推动CPI 同比涨幅的回升。
第二,猪肉价格水平趋于平稳,估计未来猪肉价格涨幅有限。
今年3-8月,猪肉价格累计上涨40%左右,此后开始环比下降。最近,22个省市猪粮价格比已恢复到8左右,明显高于6左右的正常比例;生猪存栏量已连续4个月环比回升;玉米价格也开始呈现下行趋势。这些数据表明,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可能已接近尾声,未来一段时间由于猪肉价格引起物价大幅变化的概率较低。
第三,宏观政策的滞后效应。
2015年初以来,人民银行五次降息、五次降准,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这些措施都将在一定时滞之后对CPI产生提升作用。央行模型显示,宏观政策调整对CPI的影响在大约5个季度之后达到峰值。
温馨提示:
本网专注ETF期权研究,助力投资者投资ETF期权。上证50ETF期权开户请扫描或点击下方二维码进行在线快速开户。
更多上证50ETF期权知识与问题,请加客服QQ【2698825623】或者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客服为好友进行咨询,24小时真诚为您服务。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期权资讯